在编程世界中,“并发(Concurrency)”与“并行(Parallelism)”是两个经常被提及但又容易混淆的概念。它们听起来相似,但在实现机制、应用场景和性能表现上有着本质的区别。对于开发者,尤其是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或网络请求的程序员(例如编写网络爬虫),透彻理解这两者的概念至关重要。
并发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,交替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。 这里的关键在于“交替”,而非“同时”。任务之间通过快速切换执行顺序,使得宏观上看起来就像是同时在运行。
想象一下你是一名高效的家庭主妇/主夫:你把米饭放进电饭煲,按下按钮后,它自己会煮,但你并不会傻等。你一边等待米饭煮熟(一个等待 I/O 的任务),一边用手机回复微信消息,同时可能还在处理一份工作邮件。你不可能真的在同一瞬间做三件事,但通过合理利用时间片,你让这三个任务在同一时间段内交替进行,提高了效率。
在编程中,并发常通过多线程、协程、或异步 I/O等技术实现。它最适合用于I/O 密集型任务,例如网页抓取、文件读写、数据库查询或网络请求。这些任务的瓶颈通常不是 CPU 计算能力,而是等待外部资源响应的时间。
在深入理解并发与并行之前,我们需要先弄清楚“线程”的概念。
线程是操作系统分配 CPU 执行任务的最小单位。一个应用程序(进程)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线程。
因此,线程是实现并发和并行的基础单元。 对于网络爬虫来说,多线程能让你的程序同时发起多个 HTTP 请求,而不是一个请求完成再发起下一个,从而大幅提升抓取效率。
并行是指在同一时间点,真正同时执行多个任务。 这通常需要依赖于多核 CPU 或分布式系统等多个物理处理单元。
回到刚才的厨房场景:如果你的厨房里有两个人,一个人专门负责切菜,另一个人专门负责洗菜。他们可以同时开始工作,互不影响。这,就是并行。
在程序中,如果你的计算机有多个 CPU 核心,那么多线程或多进程就可以被操作系统调度到不同的核心上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行计算。并行更适合CPU密集型任务,比如复杂的加密运算、高清图像处理、大型科学计算或大数据排序等。这些任务的瓶颈在于 CPU 的计算能力。
对比项 | 并发 (Concurrency) | 并行 (Parallelism) |
定义 | 同一时间段内交替处理多个任务。 | 同一时间点同时处理多个任务。 |
实现方式 | 单核或多核 CPU,通过任务切换实现。 | 必须依赖多核 CPU 或多台机器。 |
适用场景 | I/O 密集型任务,如网络请求、文件读写。 | CPU 密集型任务,如数据计算、图像处理。 |
生动例子 | 一个人同时做饭和回复邮件。 | 两个人同时做饭和回复邮件。 |
一句话概括 | “看起来同时”。 | “真的同时”。 |
网页抓取本质上是I/O 密集型任务。瓶颈主要在于网络请求的延迟和服务器响应时间,而非我们本地计算机的 CPU 计算速度。因此,在设计爬虫时,最佳的解决方案通常是“并发优先,辅以并行”。
ThreadPoolExecutor
或 asyncio
等库批量发起请求,可以大幅减少因等待网络响应而浪费的时间。特别是 Python 的 asyncio
库,通过协程实现了单线程下的高并发,效率极高。aiohttp
这类支持异步 I/O 的库,可以创建成千上万个并发连接,在单线程中实现比多线程更高效的抓取速度,尤其适合高并发请求场景。对于网页抓取来说,“并发”是加速的核心,“并行”是规模化扩展的利器,而稳定的 IP 代理则是保障高并发稳定性的基石。只有清晰地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技术,才能构建出高效、稳定且可扩展的爬虫系统。